查看原文
其他

又见寿材

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19-04-16

【往期回读】

扬州的“喊魂”    阳春面

由“丁中广祥”引发的相关记忆

露天电影    印象七闸桥

我的一段爱情故事:挑酒糟

又见寿材

褚德军

作者褚德军先生:江都区宜陵镇人,1953年生。扬州市作协会员,江都区作协副秘书长,江都区扬剧协会副主席。年轻时从事企业管理,近些年全身心投入对于地方民间故事的采编,有诗词、散文、民间故事等散见于报刊,著有《老扬州传说》。


刚刚进入七月,气温忽然地热了起来,寻思着去一处不算太热又风景秀美的地方畅游一番,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于是乎我们自己驾车,驶向了祖国的大西南。


在游览了多处风景名胜后,到达了国酒之都茅台镇,下榻一家酒店。入住茅台镇,必然要品尝当地的茅台酒,沿街都是各酒厂的销售门市部,货比三家之后,选中一款茅台老酒,边喝边品之余,感觉此酒确算上等佳酿,性价比也令人满意。次日与经理攀谈,欲多购些茅台老酒带回去,可否允许参观一下酒厂,以让我们增长一些知识。经理与厂老板电话请示,老板表示欢迎参观,我们即起身随经理驱车向酒厂奔驰而去。


赤水河边,背山面水,风景恰好。远处红色的丘陵山峦,在时隐时现的绿色植被下绵延起伏。老板约七十岁,红光满面,精神饱满,带我们参观了生产车间的酿造工艺和存有几百吨老酒的窖藏,并细细介绍着:“端午踩曲,重阳下沙,茅台酒提高粱之精,取小麦之魂。”临参观结束时,忽然睥见车间旁边的屋中摆放着两口寿材(人活着而定做的棺材),它的出现,使我们直直地打愣在哪里,浑身皱起了鸡皮疙瘩。老板知道我们为什么走得停下来,笑着解释道:“这个你们江苏那里不会有,我们土家族现在还是允许的。”

木质棺材,在中国丧葬史上存在了四五千年。考古学家曾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小河墓地,考查出一处四千多年前用胡杨木制成的千棺族群古墓葬。1979年,高邮天山汉墓发掘出西汉广陵王刘胥的“黄肠题凑”大墓。南方许多地区,还考古出葬于山体悬崖峭壁上的若干木质古悬棺。


我们这一地区,在文革中期前葬制采用的都是木棺土葬。棺材普遍地使用,每处集镇都有大大小小的棺材店,价格高、中、低档不等。棺木的用料种类有金丝楠木、柏木、杉木,还有槐树、柳树、杨树等。金丝楠木和柏木,是旧时帝王与富豪所用,木质紧密,防虫蛀,耐腐蚀。“黄肠题凑”全部采用黄色柏木心削成大方块,垒成框型寝椁,故称为黄肠。平民百姓多采用普通木料,最差的是杨树薄皮材,既惹虫蚁又易腐烂。


棺材所用材料的大小差别也很大,若木料特大,锯一块板下来说不定就够当一块整侧板,不过这是很少见的。棺材六个面,底板、盖板、两边侧板加前后站板。每个面用两块板拼起来够用就很好了,正常的每个面用三块板,故行内人又称棺材为“十八块”,比如师傅背着木工家伙出门,熟人问:“今天出门打什么家私?”师傅答:“十八块。”人家就知道是什么了,若是回答说“做棺材”,总让人觉得说也不吉利,听也不吉利。当然有些木料小,做成功一副棺材,说不定要用几十块料。


棺木用料的厚度又各不一样,有钱人家敢用七八寸厚的木料。记得看过一篇资料: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74师,师长自杀身亡。华野司令部从人道主义出发,花费了400大洋,从蒙阴当地一个老财主手上买下一副上好的楠木寿材,将其入殓。试想当时的400大洋,相当于现在的几万元,这具棺材除了木质好,木板厚度少说也有七八寸吧?穷苦人家说不定只用一寸厚的薄皮板,不能再薄,因为五六尺的长度一碰就容易断,到时捧都来不及。


型状又有不同,用厚料制作。师傅使出本领,把棺材做成浑圆状,特别是盖板头部艺术化,站在前面看,好似一锭大元宝。抬在路上走,过路人也不避讳,伸头观看时还叨叨着:“棺材棺材,有官又有财,今天沾沾福气呢。”若是遇到了薄皮材,活像个又瘦又长的木箱子,赶紧避开:“快躲穷气,快躲穷气。”


有条件的或是有孝顺后生的家庭,在有钱又有闲的时候,便雇请木工师傅上门做寿材。师傅要带两个徒弟过来,一个人是做不起来的。徒弟当下手,把大木头斜竖成45度角,用木棍扎成三角架支起来,大徒弟站在大凳上面,小徒弟坐在下面,两人拉大锯,要把圆木段锯割成一片片厚木板。做寿材和裁缝做衣裳的意思类似,讲求合身得体,出入不能大。师傅总不能拿个尺子去为东家量尺寸,有经验的师傅会柱根丈杆,就是一根六尺高、二寸见方的木尺,上有尺寸分的刻度线,另一只手上握个烟袋,走到东家面前唱个喏:“劳驾,借个火!”东家连忙为他打火,此时师傅用眼睛瞄一下立在东家面前丈杆上的刻度线,于是身高尺寸便记了下来。依据这尺寸放线下料,刨木皮、打眼、投榫。一天忙下来,师徒三人便将像模像样的寿材做好了。有人家寿材放了几十年才用上,农村还有个歇后语:“抓周做棺材——早办前程。”


后来这项技术逐渐失传了。1985年,开国上将许世友逝世,中央军委尊重他的遗愿,批准木棺土葬。南京军区后勤部家具厂承担了棺木制作任务,成品出来几次,怎么看都不像个棺材,治丧委员会不满意。后来千方百计地找到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师傅,赶过来制作时,技术处请他先画个图纸,他回答:“不需要这个。”拿出自带的墨兜放线、划线,指挥下料、凿眼、制榫、打磨。因为使用了木工机械,只用了大半天时间,一副不用一根铁钉、严丝合缝、威武大气的卯榫结构棺木制成了。

看到酒厂老板的寿材,联想到了许多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国家对传统丧葬制度的改革,无疑是英明正确的,解放出大量的土地,节约了若干木材。少数民族地区,总会有一天也要进行这项制度改革的。

来自江都日报,分享仅供学习,版权归作者所有。

文章已于修改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